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?寒露养生注意事项
很多人说到寒露节气,因为它有个寒字,就认为这是冬天的节气,但实际上不是的,那么到底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?寒露养生注意事项又有哪些?本期,小编就这两个问题,给大家做寒露节气的相关科普。
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
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
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斗指戊;太阳到达黄经195°;在每年公历10月7日-9日交节。寒露,是深秋的节令,干支历戌月的起始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。进入寒露,时有冷空气南下,昼夜温差较大,并且秋燥明显。
寒露以后,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,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,雨季结束。受冷高压的控制,昼暖夜凉,白天往往秋高气爽。从气候特点上看,寒露时节,南方秋意渐浓,气爽风凉,少雨干燥;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。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、吃芝麻、吃螃蟹、饮秋茶等。
寒露含义是什么
寒露,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。夜晚,仰望星空,会发现代表盛夏的“大火星”(心宿二)已西沉。寒露后,太阳高度继续降低,气温逐渐下降。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,寒生露凝,因而称为“寒露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此时气温较“白露”时更低,露水更多,昼夜带寒意。
在中国民间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之谚言,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,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“白露欲霜”。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:“寒露过三朝,过水要寻桥”,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,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。寒露期间,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。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,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。随着寒气增长,万物也逐渐萧瑟。
寒露到了吃什么传统食物
寒露到了吃什么传统食物
1、螃蟹
寒露节气的时候,很多人会吃螃蟹,这也是传统习俗之一。此时的螃蟹,肉质细嫩,味道非常鲜美,加上其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A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是很多人爱吃的食物之一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螃蟹营养价值虽高,并非人人都能吃,请体寒的人、孕妇,处于经期、产后的女人们不要吃。因为螃蟹性寒,吃了会加重女人们的体寒问题,致使女人们出现痛经、流产等问题。
2、花糕
寒露节气到了以后,天气会变得更冷,花草树木也会慢慢出现凋零的情况。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吃一些花糕,糕点中含有夹杂着核桃仁、小枣、青果、苹果脯、桃脯等等。
3、花生
花生属于寒露节气前后的应季食物,很适合秋季食用。其中,秋季保健的关键所在是养阴防燥,而花生有滋阴润肺的功效,而且还具有抵抗肠道病毒的效果,所以说,寒露节气的时候,很多人喜欢用花生炖汤食用,通过食疗养生。比如说花生猪蹄汤、花生猪骨汤、花生红枣赤小豆汤等等。
4、柑橘
寒露最佳养生食物有哪些呢?柑橘就是其中之一,其一般在秋季上市,是目前的应季食物。多吃应季食物,才能顺应天时滋补身体。柑橘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,而且口味酸甜,水分多,吃了以后能够解渴生津。所以说,寒露节气到了,爱吃水果的人,选购水果的时候,千万忘了买几个柑橘吃一吃。
寒露养生注意事项
寒露养生注意事项
1、多喝汤水
寒露节气到了,说明进入深秋了,天气冷了不少。虽然天气变了,但是燥邪依旧存在,空气干燥得很。此时需要多饮汤水,帮助补充营养的同时,又能够补充水分,弥补因为燥邪丢失的水分。其中,寒露节气到了不妨烹饪这些汤水食用:菠菜猪肝汤——补血,花生鸡爪汤——护肤;萝卜排骨汤——提高抗病能力;莲藕牛腩汤——益气补血。
2、增强免疫力
天气冷了以后,身体一定要多锻炼,增强免疫力,不然寒气侵入身体之后,很容易生病的。身体素质好的人,可以坚持秋冻养生,因为有意冻一冻,经受寒凉之气的锻炼,也是增强机体,让身体适应寒冷天气的方法之一。其中,人们通过锻炼增强免疫力的时候,要记住早起出门要穿外套,以免着凉。开始锻炼之前,先穿着外套做一些伸展运动,等身体微微发热之后,再脱掉外衣锻炼,避免在锻炼的时候着凉了。
本期有关于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,寒露养生注意事项的内容科普,到这里就结束了,希望这些内容可以让大家更了解寒露节气,为即将到来的寒露做好应对准备。